化学与材料学院创办于1959年,现有应用化学、化学工程与工艺、材料科学与工程、复合材料与工程4个本科招生专业,在读本科生1400余人。应用化学专业、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,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为江西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。
学院拥有辐射防护及环境保护、资源与环境2个博士学位授权点,化学、材料科学与工程2个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点,材料与化工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,以及学科教学(化学)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,在校博士、硕士研究生300余人。化学学科为江西省“十一五”“十二五”重点学科,“十三五”“十四五”一流学科,国家国防特色学科。化学为ESI全球排名前5‰学科,材料学为ESI全球排名前1%学科。
学院现有教职工122人,其中教授30人(二级教授11人)、博士93人、国家级人才5人、省级人才30余人。学院拥有质谱科学与仪器教育部创新团队,核化学与核燃料技术、质谱科学与仪器、聚合物先进材料与加工3个省级科技创新团队,江西省“核技术与核化学”示范研究生导师创新团队,江西省“核分析化学课程创新”、“应用化学”、“材料科学与工程”3个高水平本科教学团队。
学院拥有江西省首个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(质谱科学与仪器学科创新引智基地)、质谱科学与仪器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、核资源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、铀资源探采与核遥感全国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平台,江西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、江西省高水平实验室、功能有机高分子江西省重点实验室、江西省基础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省部级平台。教学、科研实验室面积近10000 m2,仪器设备总价值8000余万元。
近5年,获批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,国家级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1项、三等奖1项,国家级一流课程1门,江西省一流课程、优质课程15门。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、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、国防军工、地方重大项目等科研项目60余项,年均到账科研经费 1400余万元。获江西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项、江西省技术发明奖一等奖1项、省部级其他奖项6项。
近年来,学院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效果显著,获得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金奖、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大赛一等奖、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创新大赛一等奖等省部级以上学科竞赛奖励60余项。小平科创团队获批国家级创新创业团队。学生先后获得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、全省大学生自强之星、江西省最美大学生等荣誉。
学院教师先后赴美国、俄罗斯、加拿大、澳大利亚、日本、韩国、英国、新加坡、捷克、新西兰、匈牙利等国家进行合作研究与学术交流。先后与加拿大魁北克大学、湖首大学、英国巴斯大学、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、悉尼大学、匈牙利德布勒森大学、爱尔兰阿斯隆理工学院、俄罗斯圣彼得堡大学、日本新潟大学、韩国全北国立大学等知名大学建立了良好的科研合作关系,积极推动国际学术交流。近年来,学院多次承担对国际原子能机构(IAEA)选派国际学员的培训任务,受到机构和学员的一致好评。此外,学院积极构建国际化办学格局,通过开设国际班和中高班两大特色项目,打造了多元融合的国际交流平台,为学生提供了浸润式跨文化成长环境。(数据截止到2025年5月)